七夕垃圾桶寻宝火了,但你可能白忙活:捡到金项链也不属于你
社交平台上的夕垃寻宝项链“捡垃圾攻略”引发七夕夜间组团蹲点垃圾桶风潮,这份看似有趣的圾桶“寻宝图”背后隐藏着法律风险。
今年七夕,火但活捡一种特殊的白忙“过节方式”在社交媒体上流行起来。网友们制作并分享各地“捡垃圾攻略”,到金甚至约定组团在七夕夜间前往商场、属于高档小区附近的夕垃寻宝项链垃圾桶周边“蹲点”。他们希望捡到被丢弃的圾桶鲜花、蛋糕、火但活捡饰品甚至贵重礼物。白忙这种被称为“七夕垃圾桶寻宝”的到金活动在杭州等城市引发关注,尤其西湖边成为热门打卡点。属于

攻略兴起,夕垃寻宝项链垃圾桶旁蹲点寻宝
七夕当晚,圾桶有网友表示已经提前在垃圾桶旁蹲点,火但活捡希望能捡到被丢弃的鲜花、蛋糕、饰品甚至贵重礼物。
社交平台上出现了杭州等城市的“捡垃圾攻略”,这些攻略详细列出了可能“宝藏”丰富的垃圾桶位置,包括高端商场、写字楼和住宅区附近,组织者甚至规定了集合时间和行动准则。一些网友因此甚至计划组团前往商场和高档小区附近的垃圾桶周边“蹲点”。
律师:可能涉嫌侵占罪
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指出,如果从垃圾桶中捡到内含项链、戒指、手机等贵重物品的花束或礼品,而丢弃人并不知情且无意抛弃所有权,那么这些物品属于遗忘物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,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。若拾得人故意拒不归还,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七十条,可能涉嫌侵占罪。
付建律师进一步解释,垃圾桶内的物品一般被视为无主物,拾得人可依法取得所有权。
多重风险,环境与安全皆受损
除了法律风险外,这种“垃圾桶寻宝”行为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。
翻找垃圾桶后若未及时清洁、甚至造成垃圾桶损坏或影响环境卫生,可能违反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》。这种行为也构成随意堆放、抛洒垃圾的行为,面临相应罚款。
此外,夜间在垃圾桶周边聚集也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和社会秩序紊乱。因此,建议理性过节,避免盲目跟风,才能让传统节日回归本真意义。
(责任编辑:时尚)
- ·践行ESG理念 谋求可持续发展 恒安国际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
- ·美股异动 | Circle(CRCL.US)下跌超过7% 机构将Circle评级调整至“卖出”
- ·美股异动 | 普拉格能源(PLUG.US)上涨逾8% 过去60日内累计涨幅超过130%
- ·降息风暴未平,稳定币战火又起:特朗普与美联储冲突恐升级
- ·高质量发展,质量安全先行!——“我要飞”学员赴京争取质量安全先行先试任务
- ·预制混凝土滤板:污水处理的得力助手
- ·美股异动 | Circle(CRCL.US)下跌超过7% 机构将Circle评级调整至“卖出”
- ·香港机管局:香港机场6月客运量同比升11.2% 上半年升16.5%
- ·农业总产值增速创三年新高!广州市番禺区“百千万工程”初见成效
- ·国家外汇管理局:6月银行结汇14900亿元人民币 售汇13083亿元人民币














